3月25日中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研室在C402教室举办专题教研活动,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教研室副主任(主持工作)陈果主持并主讲。
此次教研活动围绕“师德师风建设”与“教风学风提升”展开深入研讨,陈果作主题为:“侧面——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报告。
活动伊始,陈果以“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使命与担当”为题,结合教育部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文件精神,强调了教师队伍在思政教育中的核心作用。他指出,师德师风是思政课教师的立身之本,需通过“言传身教”将政治信仰与学术追求融为一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在教风学风讨论环节,与会教师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创新教学方法的具体建议。例如,通过“故事课堂教学法”串联课程知识点,增强课堂趣味性;借助情景模拟和案例教学,将抽象理论转化为生动实践。陈果特别强调,思政课需“入脑入心”,教师应注重课前预习设计、课中答疑解惑及课后反馈跟踪,形成教学闭环。
作为活动亮点,陈果以“侧面——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题,系统剖析了抗战时期国共两党的经济建设策略及其历史影响。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条件下,通过“减租减息”“大生产运动”等政策,有效动员根据地群众,保障了军民物资供应,成为抗战胜利的经济支柱。
陈果通过对比国共两党的经济政策,进一步阐释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例如,国民党虽掌握更多资源,但其经济政策因官僚腐败和脱离群众难以有效实施;而共产党通过土地改革和民主建设,激发了民众的抗战热情,形成了“军民一体”的持久战斗力。报告还结合《新民主主义论》等经典文献,论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经济建设如何为抗战胜利及后续国家发展奠定基础。
教研活动最后,与会教师一致认为,此次研讨不仅强化了师德师风建设的责任感,也为教学创新提供了新思路。陈果总结道:“讲好思政课,既要深耕理论,也要扎根历史。抗战时期的经济实践启示我们,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才能凝聚起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本次教研活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进一步推动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为提升思政课育人实效注入了新动能。未来,教研室将持续开展主题研讨,助力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质量提升。


